2021年7月26日至8月6日,由中国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主办、联合6所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石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共同参与的地理学暑期野外联合实习顺利举行。我院派出由王晓文、陈兴伟、邓海军等3位老师及5位2018级基地班学生、1名研究生组成的福建师范大学实习队参加,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图1 我院实习队与天山冰川站李忠勤站长合影
中国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简称天山冰川站)是我国唯一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是在施雅风院士倡议下于1959年建立的。该站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中亚内陆冰川的代表观测站点,是我国冰川观测研究历史最长的野外站,也是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开放站和国家重点野外站序列的野外台站,为冰冻圈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观测、试验和研究的野外基地。天山冰川站的暑期高校联合实习计划自2013年设立以来,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石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参与该项计划。
图2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
本次实习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了解地理科研工作全过程、强化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各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自信为目标,开展了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专业学术研讨、专业学术报告、主题辩论赛及文娱大联欢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3 李忠勤站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其中,野外考察与专业实习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作为观测冰川,以相关观测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冰川、水文、遥感和人文4个方向分别探讨冰川的形成机理、发展演变及影响。为此,实习队的师生登上海拔约3900m的1号冰川,学习和实践冰川消融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亲身感受和了解冰川的演化历程;在1号冰川水文断面观测水文站,学习水位、流量等的测量方法;而后,各实习小组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理论知识的探讨、模型的构建为基础完成了实习报告。
图4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
图5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文断面观测
图6 我院师生登上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另外,本次实习邀请到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忠勤、王飞腾、王璞玉老师及我院的邓海军博士,就冰川学的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4场专题学术报告,让实习队员们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科研工作、未来人生道路形成正确思考,实习队师生分别就“知识与学习的关系”和“成家与立业的关系”进行了两场主题辩论,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激烈探讨与思考,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长。
图7 辩论赛现场
这次联合实习,在内容上突出新疆天山独特的冰川特征,涵盖地质、地貌、水文、城市、产业经济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冰川消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考察和剖析;实习过程中将冰川野外考察和冰冻圈理论探究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追问的空间。实习期间,东西部不同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教授、研究员等专业研究人员与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等不同学术层面之间的学术交流、乃至人生经验的分享,都让所有的实习队员受益匪浅!在让师生们感受到天山冰川独有的景观之美、冰冻圈领域独特的学术之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联合实习计划前沿性、广泛性、互动性、全面性的育人特点,为培养冰冻圈研究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8 天山冰川站暑期高校联合实习队合影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