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4月20日, 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全体同学在周非飞、马明明、靳建辉、陈家胜等老师带领下,奔赴云南丽江,深入玉龙雪山、老君山及长江第一湾石鼓镇,从流水侵蚀与构造运动的综合视角,对我国西南横断山地区的冰川地貌、丹霞地貌、河流地貌等景观展开实地考察,在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中,探究区域地貌演化、生态特征及人地协调之间的演化。
01
玉龙雪山
——冰川与垂直带谱的教科书
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纳西族心中的神山-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丽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它不仅以其壮美的雪景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独特的冰川地貌和地质特征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宝库。
我院师生在玉龙雪山下
玉龙雪山是指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雪山群,全长75千米,是北半球最近赤道且终年积雪的山脉。据1994年出版的《冰川编目》显示,玉龙雪山分布有19条现代冰川。其中,东坡15条,西坡4条,总面积11.6平方千米。由于地壳
均衡的上升,玉龙雪山地区形成了高山、深谷、山间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貌形态。玉龙雪山的地层主要是中泥盆纪至中石炭纪的碳酸盐岩,其次是二叠纪的玄武岩夹灰岩,三叠纪灰岩夹砂页岩。山体南段有石炭系、二叠系玄武岩与灰岩互层及其它变质岩。在实习中,我们近距离观察了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角峰、冰斗、冰川槽谷等地貌景观,见证了地质历史时期玉龙雪山的冰川活动,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沧桑。
玉龙雪山
冰川槽谷
刃脊
暖温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
玉龙雪山是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区,同时也是联系滇西北地区与滇中地区植被分布的重要过渡地区之一。在玉龙雪山地区,随海拔从低到高分布有暖温性河谷灌丛、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山地硬叶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等植被类型。
02
长江第一湾
——地理与历史的交响曲
4月20日,我们继续深入丽江市,对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及丽江老君山地区开展综合考察。
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海拔 1850 米,是进入老君山地区和三江并流地区的咽喉重地。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在西藏巴塘县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从北向南穿行,到了云南香格里拉市沙松碧村与丽江市石鼓镇之间,突然来了个 100 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Ω”字形大弯。江流到此完成从南到东的逆转,奔入中华大地壮大观,即“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
我院师生在“长江第一湾”
陈家胜老师为大家分析了长江第一湾形成的可能原因:“关于长江第一湾的形成,学界有两种观点,即河流袭夺说与非河流袭夺说。目前河流袭夺说略占优势,意即古金沙江袭夺了其他河流的河道,形成新的河道和走向。”在老师们的引领下,同学们认真观察周围地区的地质地貌特点,对长江第一湾的形成究竟是河流袭夺还是非河流袭夺开展了深入探讨。
陈家胜老师在讲解
03
石鼓镇
——长江第一湾畔的红色记忆与消逝乡愁
金沙江在丽江石鼓镇划出一道壮美的弧线,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第一湾"。这座因历史上丽江土司刻制的鼓形汉阳石褐而得名的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也是红军长征北上的关键转折点。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此成功抢渡金沙江,为长征胜利写下关键一页。
我院师生在红军强渡金沙江纪念馆
"金沙水暖"青铜雕塑
我们参观了“红军强渡金沙江纪念馆”。馆内珍藏的各类文物、文字照片和"金沙水暖"青铜雕塑,生动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渡江史诗。而漫步在石鼓镇古朴的街巷中,处处洋溢着古朴生动的生活气息。然而,这座承载着深刻红色记忆与浓郁民族文化的古镇,即将因水电站建设而沉入江底,不得不感慨:“这些青石板路、老屋院落,下次再来时都将成为水下的记忆。”
石鼓镇中的生活景象
实习队伍漫步石鼓镇
石鼓镇修建水电站通告
04
老君山
——藏匿与大山深处的丹霞秘境
步入老君山黎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潜伏在绿意盎然山坡中的红色陡崖,沿着黎明河谷,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岩层近60度的倾斜角度,这是板块挤压最直观的见证。
实习队伍登上老君山
老君山丹霞地貌景观
这片红色岩层形成于远久的湖泊沉积环境。富含铁质的砂砾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逐渐抬升;又在横断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经历着日复一日的风化剥蚀;昼夜温差让岩石表层不断热胀冷缩,雨水渗透溶解着岩……这些看似缓慢的地质过程,,最终塑造出了现在令人惊叹的龟甲状地貌。远远看去,这片赤红色的丹霞地貌如同千万只巨龟匍匐山间,每一道龟裂的纹路都在诉说着地球演化的故事。用手轻抚岩面,能感受到岁月打磨出的粗糙质感,每一道裂纹都是地质历史的印记。这些真实的地理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地理学不仅是书本上白纸黑字的理论,更是脚下这些正在塑造的自然史诗。
独特的千龟岩
我院师生在老君山
在玉龙雪山,我们观察现代冰川遗迹,分析高海拔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老君山,我们惊叹于红色砂岩的奇峻,探讨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在石鼓镇,我们俯瞰长江第一湾的壮阔转折,思考河流袭夺与流域变迁的地理意义。这场跨越雪峰、峡谷与江河的实习,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大地演变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