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引航|优秀院友李澳归:脚踏实地,永葆赤诚

发布者:邹秀琦发布时间:2025-04-16浏览次数:10

Part.01

个人简介

姓名:李澳归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年级专业:原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0级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荣誉:荣获2023届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202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2022学年福建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成果:以第一作者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发表论文4篇,主持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1项。



Part.02

感想感悟

一、闽水滋研,启梦师大

感慨时光飞逝,转眼已从师大毕业两年之久,依然怀念在地科院科研和学习的日子。初识地科,长安山下开启我的科研之路。对于科研小白的我来说,导师的悉心指导使我竿头日进。很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林成芳研究员,林老师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不仅在不同阶段给予我确切的指导,且给足了我自主发挥的空间,和林老师之间紧密的沟通和联系是我高效解决问题的法宝。陈光水教授对我的学业也有很大的帮助,陈老师儒雅博学,是我崇拜的科研工作者。从最初对科研的懵懂无知,到逐渐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学术思维,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导师们的耐心点拨。正是导师的鼓励与支持,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坚定了继续探索的信心。

二、错砺知行,研途求诚

科研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实验数据反复无常、理论推导陷入瓶颈、创新点难以突破。面对这些困难,焦虑和自我怀疑在所难免,但我始终提醒自己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平和心态。既然选择了这条充满未知的路,就要学会在挫折中调整方向,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我始终相信,只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科研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而真正的成长往往诞生于那些看似无解的困境之中。最终,所有的汗水与坚持,都会在某个灵光乍现的时刻,化作突破的喜悦与成功的馈赠。

三、立诚师心,笃行科海

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求学期间,得益于学院先进的实验平台和野外实验站,以及导师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更构建起系统的科研思维框架。这段宝贵的科研训练经历,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如今在新的博士研究阶段,我依然深切感受到地科院培养带给我的持久影响——规范的实验方法、严谨的逻辑思维、创新的研究视角,这些能力始终指引着我的科研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继续秉持在地科院养成的科研素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术探索。我深信,这份积淀必将助力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取得新的成长。

Part.03

校友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