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将《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我院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接下来和迪可宝一起看看地科学子的寒假实践故事吧~
青春献社区,实践筑梦
2022级地理科学
萨依旦·阿卜杜热合曼
在2025年寒假期间,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家乡新疆哈密市幸福社区,我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投身于帮助社区的中小学生解答日常作业难题、巩固课堂知识的行列中。将我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社区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活动伊始,我满怀期待地踏入了幸福社区的大门。为了更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主动与社区的负责人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与需求,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在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会上,我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告诉他们,这里是一个没有界限、充满爱与支持的学习乐园。
每天,我都会准时来到社区的活动室,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作业问题,从数学的逻辑推理到语文的修辞手法,再到英语的语法难点,每一个问题我都耐心倾听,细心讲解。我尽力让每一次的解答都生动有趣,让知识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与公式,而是充满温度与生命力的探索之旅。
除了学业上的辅导,我还特别注重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在辅导之余,我会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他们勇敢追求梦想,不畏挑战。同时,我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与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彼此成长路上的伙伴与见证者。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社区的孩子们带去帮助与成长,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在未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乡托管爱相伴
稚子欢颜冬日暖
2023级 地理科学 杨清岚
这个寒假,我参与了返家乡的寒假托管服务,这段经历令我难忘且意义非凡。
起初,我以为托管不过是照看孩子,实则不然。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我需要时刻调整方法。在辅导作业时,有的孩子一点就通,有的则需要耐心讲解多遍,我渐渐学会了更有针对性地教学。除了平时的作业辅导外,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上了一些有意义的课程,还做了许多有趣的小游戏。小朋友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知识、快乐与友谊。
这次返家乡寒假托管,不仅让我为家乡的孩子们贡献了一份力量,也让我在实践中成长。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在书香中传递温暖:
儿童图书馆志愿服务心得
2021级 地理科学 薛赛琦
这个周末,我参加了儿童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短短的几个小时,却让我收获满满,感触良多。
清晨,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图书馆。推开门的瞬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奇幻世界。五彩缤纷的绘本、造型可爱的书架、还有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都让我倍感亲切。
我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图书。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我需要将归还的图书按照编号分类,并放回对应的书架。起初,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我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每一本书,想象着它们曾经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感动。我深知,这些书籍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是他们探索世界的窗口。
除了整理图书,我还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为孩子们推荐书籍。看着他们认真阅读的样子,我感到无比欣慰。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在书海中遨游,汲取知识养分的小女孩。
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虽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乡传薪火,书香育未来
2022级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林佳怡
在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参加了2025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回到母校建阳一中旁的公益校友书吧,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三年前,我作为建阳一中的学子,常常在这间书吧阅读自习,感受着书香氛围的滋养;三年后,我以志愿者的身份重返故地,成为守护学弟学妹成长的“护苗人”。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书吧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图书整理、环境维护、秩序引导等工作。通过岗前培训,我系统掌握了图书分类上架的专业技能,并协助管理初高中志愿者团队。同时,我们还举行了多次阅读分享会活动,让我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角色转换带来的成长。从曾经的受益者到如今的服务者,我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收获了珍贵的管理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看着学弟学妹们专注阅读的身影,我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也更加理解了教育传承的意义。
通过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教育发展,见证了公益力量的温暖,也加深了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对"教育改变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坚定了我未来投身教育事业、回报家乡的决心。
奉献社区点滴
书写青春担当
2022级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丁奕帆
寒假期间,我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社区服务岗位历经三周的锻炼。这段宝贵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社区工作的运作模式,更在我心中种下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引领我实现成长与蜕变。
在社区环境卫生清理活动中,我与一同实践的小伙伴齐心协力,清扫卫生死角、清运垃圾。起初,繁重的劳动让我疲惫不堪,但看到社区环境在大家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我内心充满成就感。这让我认识到,青年的担当不仅体现在重大事件中,更体现在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所付出的点滴努力中。
面对堆积如山的社区资料,我耐心分类、认真归档。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是社区有序运行的关键环节,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社区发展的轨迹与居民生活的片段。通过整理资料,我领悟到基层工作的繁杂与严谨,更明白青年需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以细致入微的工作为社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春节防火应急执勤期间,我在城郊卡点向居民普及防火知识,排查潜在安全的隐患。居民们专注聆听、全力配合,让我切实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青年担当意味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专业知识和无畏勇气为社区筑牢安全防线。身为新时代青年,守护社区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这不仅关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次实践,让我深刻领悟到 “点滴力量,汇聚成海” 的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建设美好家园的重任。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努力,都如同一颗颗微小的星辰,虽光芒微弱,却能汇聚成照亮社区、温暖社会的璀璨星河。未来,我将持续关注家乡发展,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也期待更多青年加入,共同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探千年铺境制度活态传承
听城南古今对话时代新声
2024 学科教学(地理)
周雅诗
1月15日-19日,我实地走访城南范围内的宫庙,了解此地信仰的流变,切身参与境庙民俗活动,体会仪式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在宫庙中,我看到了遗存的就构建、古迹和藏书,聆听看守宫庙的老人和周边街区居民的口述历史。铺境内有这样的传统,一境之内出土物什或古迹破坏遗物多会被居民存放到境庙中,所以在境庙场所中存储许多了历史文物,境庙场所如同一座是关于街区的博物馆。聚宝城南的境神大多不是本土产生的,各境庙祀神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宝城南群体移民的历史。聚宝城南境庙祀神大致可提炼出三个类群,分别为水神与航海神、医药神、商业神,反映了此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城南铺境格局及历史记忆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源流息息相关,紧接着我便考察了聚宝城南境庙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根据实现搜集的文献资料,我实地分辨聚宝城南古代水陆格局,在当地老人的讲解中,重走晋江沿岸的内港九大码头,感受聚宝城南过往的商贸繁荣。最后我还浏览了城南范围内分布的世界遗产点——天后宫、德济门遗址、顺济桥遗址,名人故居——明朝思想家李贽故居、民国教育家蔡鼎常的故居,以及对外交流的象征——明朝的来远驿遗址等历史记忆载体。
近年来,临江街道深入挖掘城南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品牌,讲好城南故事,其中以“庙会”模式举办的“城南庙会”活动广受好评。春节期间,我来到庙会现场,体悟城南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
从铺境格局的千年传承到非遗庙会的时代新声,聚宝城南始终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延续着城市记忆的基因密码。当我穿行于宫庙檐角的香火氤氲、触摸着古渡口斑驳的条石、驻足在德济门遗址的宋元印记前,这片见证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街区,正以鲜活的文化实践诠释着传统空间的现代转型。此次实践调研不仅是对铺境文化遗产的深度解码,更揭示了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范式——当宫庙的晨钟暮鼓与庙会的欢声笑语交织共振,当境庙存储的集体记忆转化为街区的文化资本,我们终将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之道。期待聚宝城南继续以文化为舟,在守护与创新中驶向更辽阔的传承之海。
在外游子们,恰似离枝的归叶,
以初心为舵,扬起返乡之航。
把浑身的干劲,
为家乡的发展汇聚磅礴之力。
同绘家乡锦绣的蓝图,
共赏家乡昌盛的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