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资源赋能 创新有我”研究生发展论坛通知(第一号)

发布者:王华发布时间:2025-02-14浏览次数:10



一、论坛背景

当前,中国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关键阶段。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安全、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退化和资源压力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开发利用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高效开发,如何推动资源利用模式向绿色、低碳和高效方向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破解这些复杂问题,需要科技领域的深度探索,更需要以研究生为代表的青年力量挺身而出,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科技支撑。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研究生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和自然资源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研究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具创造力的阶段,应在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承担起重要责任,从资源的精准评价到科学管理,从先进技术研发到政策优化设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高度重视广大研究生群体的系统成长与全面成才,拟举办“资源赋能 创新有我”研究生发展论坛,通过主题报告、青年学者圆桌会、优秀论文评选等多种形式,为研究生提供展示学术成果、拓展学术视野、结识领域专家、探索合作机会的平台。论坛不仅是研究生成长的起点,更是他们迈向卓越的重要阶梯。通过高水平的学术指导与多学科融合的互动交流,研究生将在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上获得全面提升,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同时得到了《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协办支持。论坛期间,还将同步举办“第四届海洋旅游学术会议”,进一步拓展学术讨论的领域与深度,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交流平台

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以《自然资源学报》为代表的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资源学报》作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一直秉持多学科交融创新的办刊理念,致力于推动资源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自然资源学报》的作者和读者广泛分布于资源、地理、生态、环境、旅游、土地、城市、规划、建筑、公管、工管、法学、经济、农业、园林、林业等诸多领域,充分体现了资源科学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特征。根据最新中国知网数据,《自然资源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10.773)等四项指标均位列我国资源科学类排名第一;根据最新中信所数据,其核心影响因子(5.790)在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学科中排名第一,并在全国2165种自然科学类科技核心期刊中位列第四。《自然资源学报》不仅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还多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殊荣,并于202412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项目。这些成就无疑为本次论坛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进一步提升了论坛的影响力和学术深度。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开展资源研究,不仅是守护国家资产命脉、为强国复兴提供动力的崇高任务,也是以研究生为代表的科研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和值得毕生奋斗的伟大事业。首届“资源赋能 创新有我”研究生发展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座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桥梁。通过高质量的学术互动和资源共享,鼓励研究生以创新为引领,以实践为支撑,在资源科学领域探索前沿、追求卓越,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相信在论坛和学术共同体的支持下,研究生必将成长为推动资源科学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二、论坛内容

本次论坛选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自然资源认识的新范式、新技术与前沿方法探索

  • 自然资源系统的发生机理与演化规律

  • 自然资源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平衡机制

  • 自然资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海洋强国、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 自然资源与区域协调发展及高质量发展模式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资源演变的特征与驱动机制

  • 自然资源系统的交互作用机理与协同效应

  • 自然资源统稳态维持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 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系统的多层次影响与调控策略

  • 数智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创新

  • 自然资源与文旅融合发展及中国现代旅游业体系创新

  • 中国式现代化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与法治的需求与实践

  • 以人地关系协调为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创新与优化

  • 自然资源管理赋能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

  • 大数据与智能技术助力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

  • 海洋旅游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 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模式

  •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 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部署、政策创新与全球治理合作

  • 碳市场建设、碳金融机制与碳核算方法的创新实践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

  •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技术方法与场景应用

  • 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模式

  •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与机制设计

  •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创新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参会论文或报告可不拘泥于上述选题方向,但应紧扣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题,服务于国家重大现实与战略需求。选题应具备新颖性和聚焦性,内容须体现以下要求:逻辑清晰、论点鲜明,数据详实且可靠,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结论具有可信度与时效性。论文或报告应注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在回答实践问题的同时提出创新性见解,并以流畅精炼的文字展现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注意事项

有意参与者,请于2025218日之前,报名并可提交300-600字的摘要信息,务请写清楚创新点以及(拟)取得的主要认知或结论。届时将在其中择优,邀请作为会议报告。2025225日之前,将通知相关作者初筛结果。

即使没有提交报告摘要,也欢迎参会交流。

2025328-30日拟在福建福州召开本次发展论坛(具体地点二轮通知发布),交流研究进展。届时将邀请权威期刊编辑、审稿专家、优秀青年学者、以及在学生工作方面或是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成果的优秀研究生参与报告和互动,采取学术报告、主题辩论、圆桌沙龙、围炉夜话等多种活泼形式,交流学术成果,分享助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实践与经验。同时还将推介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并介绍具有学术潜力、创新能力的在读博士生,如何依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进行托举培养,如何通过组织吸纳、安排学术兼职、支持学术论文发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资助开展出国(境)访学的方式,实现促进博士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次创新发展论坛将根据报名情况,按照内容分类组织专题分会场进行丰富的交流,举行参会报告的评优活动,并颁发一二三等奖证书。优质稿件则推荐投稿至《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组织审稿,如论文选题、内容适合且质量较高,将按编辑部通用稿件流程处理,审稿通过者优先在《自然资源学报》予以集辑正刊发表。届时的拟投稿论文需符合《自然资源学报》文稿格式规范要求,具体写作要求请自行查阅官网(http://www.jnr.ac.cn)。任何疑问,可直接咨询《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010-64889771)。

四、在线报名

扫描以下二维码,立即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31日。

会议注册费届时现场刷卡,含会议费与资料费等,会议注册费开具正式发票。教师及其他机构人员1200/人,学生(报到时需出示学生证)800/人。

五、会议联系人

未尽事宜,请联系:

朱鹤,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邮箱:zhuhe@igsnrr.ac.cn

林明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邮箱:waterming2003@163.com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

20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