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前行,青春的榜样⑦ | 国奖获得者专访:杨发峻——“乘梦青春,一路向前”

发布者:邹秀琦发布时间:2024-11-18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

杨发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与环境。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北大核心中文各一篇,主持一项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Q1.

科研工作包含了许多环节,请问您认为哪一个环节最为重要,为什么?

科研工作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过程,他涵盖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在科研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如果要选出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个人认为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的明确最为基础且关键。

因为科研问题的提出直接决定了整个研究的方向、目标与意义。如果选题不明确或缺乏创新性,即使后续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再精密,最终也可能无法带来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明确的科研问题和目标有助于指导实验设计。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明确问题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和技术路径,避免浪费资源和时间。


Q2.科研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请问您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之后,是如何对先前的工作进行复盘和优化的呢?

科研确实是一个不断试错和调整的过程,复盘和优化先前的工作是提高研究质量、加快进展并确保研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步骤。以下是我在科研工作中对先前阶段进行复盘和优化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1.总结和反思实验结果。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研究后,首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总结,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要思考原因,考虑是实验设计存在问题、数据处理有误,还是原假设本身不成立。

2.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在完成阶段性工作后,和导师、同同交流讨论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的视角和反馈可以帮助自己发现盲点,提出可能未曾考虑到的改进方案。

3.回顾研究假设和目标。通过复盘工作,重新审视研究的基本假设和目标是否仍然成立,是否需要根据阶段性的实验结果进行调整。


Q3.

每一段经历都对我们的成长有深远的意义,请问对于您来说在读期间最大的改变或进步是什么?

在读期间的最大改变,首先是学术上的成长,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开放和批判,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其次,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得到加强,这使我能够在高压环境中更从容地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我对学术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对未来的学术生涯和个人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这些改变不仅让我在科研领域不断进步,也让我在个人成长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Q4.

您为什么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您认为这个研究方向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我目前主要从事农业生态与环境研究工作,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自己对该领域浓厚的兴趣,在我将我的想法告诉我的导师王维奇研究员后,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并积极帮助我完成实验设计,建立实验样地并有序的开展了实验。所以,选择这个方向首先是自己的兴趣,其次也是老师的帮助才让我在这个方向有继续钻研的可能。

农业生态学主要是基于对农业与环境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在减少环境负担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绿色、高效的解决方案。


Q5.

在您看来,要获得国家奖学金,最不可或缺的品质是什么?

我认为一个人的坚持与付出对于成功是最为关键。科研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需要长时间的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和撰写论文,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地坚持。在学术上,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往往离不开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和写作。这些工作可能是枯燥和重复的,但正是通过这种持续的付出,才能够积累知识和经验,最终获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