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籽同心,乡村振兴”实践队② | 畲情画意,幸福蝶变

发布者:詹红燕 发布时间:2023-07-22 浏览次数:61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服饰、音乐、舞蹈等都有独特的特点,展示着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审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加强畲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畲族文化,弘扬多元文化,促进民族的团结发展。

畲村风情浓,文旅产业兴

720日,“我院福籽同心,乡村振兴”实践队首先调研了金贝村,该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近年来,上金贝村按照市委提出新农村建设“三园”目标(新农村建设示范园、鑫族村寨风情园、郊外生态休闲园)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城郊生态休闲旅游,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上金贝村大力发展量大农业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确定发展蜜柚和茶叶等作为农业支柱产业,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现已发展溪柚种植面积503亩,其中有收成面积400,“金贝蜜柚”已获商标注册。此外,上金贝村发挥距离宁德市区交通距离近的区位优势,挖掘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推进农旅、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在对村民的访问过程中,许多村民都认为村庄当前所具有的茶叶、蜜柚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业对村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欣欣向荣的畲村迈向新征程。

产业谋划开新路,文化传承谋新篇

在离开上金贝村以后,调研队来到了位于蕉城县八都镇的猴盾村。该村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猴盾村作为宁德市乡村振兴明星村落,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进入到猴盾村以后,同学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畲族同胞们的热情,大家品尝到了畲族的传统美食:乌米饭、糍粑和光饼等。在对村民的访谈以及同村委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猴盾村围绕“特色畲寨”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振兴畲族文化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畲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雷美凤为带头人,组建天顺文化有限公司,组织畲族歌舞(文化)培训班,每周定期开展一次培训,目前培养了100多名专业人才,不仅到省内外参加民族文化表演,还参加了全国民歌节、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土地的歌》非遗原生态音乐节目的表演。畲族文化的注入,让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

此外,近年来猴盾村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创立“猴盾双音”品牌,将畲族元素、猴盾自然风景,非遗“双音”传承的元素融合到包装设计中,打造专属于猴盾畲村特色的产品形象,并大力发掘文旅资源,促进猴盾乡村旅游发展。

凤凰涅槃九仙村,党建引领谱新篇

在热播剧《那山那海》里遭遇山洪和山体滑坡的观风寨已经搬迁下山,本剧正是取材于蕉城区九仙村。在本日乡村振兴调研的最后一个村庄,调研队来到了九仙村,对这里早已建立起的美丽新家园进行调研。调研队首先在九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进行参观,了解九仙村历史已经村庄两次搬迁的原因和过程,以及领导人对畲族村落发展的关心。九仙村共经历两次搬迁。1987911日,一场特大暴雨所引发的泥石流席卷了当时位于半山腰上的九仙村。1989年春节和19901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进村慰问受灾群众,在总书记“植树造林,保护环境,重建家园”的嘱托下,九仙村开始了第一次搬迁,村庄居民从半山腰搬迁到了山下更适合居住生活的地区。九仙村村民生活条件实现了从茅草房到砖瓦房的变迁。

2016年,因国家重点工程衢宁铁路宁德段建设需征用九仙村民现居村庄,九仙村再次面临搬迁问题。蕉城区政府决定在村庄附近新建现代小区来安置村民。一座座砖瓦房被一幢幢徽派风格的小别墅所取代,整个村子规划合理,村庄景象被现代风格重新塑造。九仙新村,成了“九仙花苑”。大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九仙人因地制宜种植经济林木,大力引进高经济效益的茶叶品种,并与周边龙头企业对接,形成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交通之便、利用科技之力,种植业、林木业、物流业、旅游业全面开花,人才开始回流,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整个乡村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全新的乡村空间格局逐渐形成。

按照“茶业富民、文旅兴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造血”产业。据统计,仅2022年,九仙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从“忧居”到“优居”,村民们不仅挪出“穷窝”,也解锁了脱贫致富“新密码”。九仙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茅草房到砖瓦房再到别墅,两次搬迁越办越好。这其中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畲族民众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包含着我国政府对基层民众的关怀,以及我国在民族团结上所取得的进步,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局面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