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盛教授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者:钟小剑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2140

我国亚热带地区被喻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大面积常绿阔叶林为该区域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等一系列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对林产品需求的增加,大面积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营造人工纯林,大幅度的消弱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近自然的森林更新方式具有干扰小、生产力高、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然而科学界并没有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做过系统的分析,导致该方式缺乏在生产实践上大面积推广的科学依据。2018228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的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 (影响因子3.395)在线发表了我院杨玉盛教授关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文章。该研究以Large Ecosystem Service Benefits of Assisted Natural Regeneration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完善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题,首次科学、系统地证实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能够有效的为人类社会提供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亚热带地区值得推广的森林更新方式。杨玉盛教授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台湾师范大学林登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依托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对比了原有的常绿阔叶林(成林)、杉木成熟林、和经常绿阔叶林砍伐后转换而来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幼林、杉木人工幼林、米槠人工幼林的植被多样性、水土流失量和地上植被生物量,经过连续3年(仍在进行中)的定位观测(收集每次降雨[143]后的径流与泥沙、每年两次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发现:1)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幼林水土流失量与未砍伐的常绿阔叶林相当,而人工幼林水土流失量是常绿阔叶林的数十倍;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幼林植被多样性水平与常绿阔叶林相当,比人工幼林高出一个数量级;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在幼林时期地上生物量是同时期人工林的3-4倍,至成熟林阶段仍是人工成林的1.4; 4)在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经营可吸存0.7 Pg碳。这是首次科学、系统地证实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能够更加高效的为人类社会提供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该研究成果得到审稿专家的高度赞扬,认为该结果对生态学研究和亚热带森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both th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subtropical forests)。在为满足人类生产活动对木材需要的背景下,一种高附加值(水土保持、高碳汇、高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指导实践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为国家能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取更大的话语权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杨玉盛教授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森林碳氮循环的研究和高碳汇森林经营模式的推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研究得到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常绿阔叶林人促更新对红壤有机质维持的作用机制”(项目编号:31130013)的资助。

(胥超供稿)